天津家教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来源:【天津大学家教网】 日期:2020/12/23

这就必然要借助于写作。如果读书引发思考,那么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写作帮助我们梳理思想,不断地返回自身,认同自身,否定自身,完善自身,升华自身。

 

建议七:书读到一定程度,有必要读点“二流”的书

读经典的书需要漫长的过程,但书读到一定的程度就有必要读一点非经典的书,比如“二流”、“三流”的书。按照台湾学者唐诺的说法,除了一流好书,还要读一读那些二流好书。

 

当然,唐诺所说的无论是一流好书还是二流好书,都跑不了“好书”的范畴。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阅读托尔斯泰,除了必读《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一定还要读一读《复活》,因为前两部作品堪称经典,代表了托尔斯泰的最高成就,而《复活》是一部“失败之作”,但它却道出了托尔斯泰的“梦想、抉择、烦恼和生命变化”,而这些都远远超出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能够告诉读者的东西。

 

这种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阅读了那些经典好书之后,我们还应该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再读一些二流好书,尤其是对同一作者的书籍,把该作者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书尽可能全部阅读一遍,可以比较全面充分地把握其思想、观点的发展脉络,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更加卓越的思维与判断能力,并且提高自己的阅读品位。

 

对于一个致力于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阅读者来说,把该作者所有的著作都读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原则和研究方式。

建议八:系统学习经典的文本理论,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阅读视野的窄闭天津家教少教师对各种文本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因此不具备基本的文本解读能力。

这就必然要借助于写作。如果读书引发思考,那么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写作帮助我们梳理思想,不断地返回自身,认同自身,否定自身,完善自身,升华自身。

 

所以我认为目前语文教师最迫切的是系统学习一些经典的文本理论,以西方文本解读理论为主,包括诠释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批评等等,同时借鉴国内历代有价值的文艺批评成果。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这些理论天津家教非常复杂,彼此交织,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比较多的精力,才能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同时,还要注意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我相信经过了这样的系统学习,教师朋友一定可以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从而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议九:阅读中产生的思想,借助写作整理、记录、提升、推翻

就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而言,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必然引发有深度而有价值的思考,这些思考也许立足于自身,也许是对教育的宏观或微观的思考,抑或我们的思绪会更广一点,着眼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让这些我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思想不致于稍纵即逝,也为了让我们的大脑不致于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就必须学会整理,学会记录,学会提升,甚至学会推翻。

天津家教

这就必然要借助于写作。如果读书引发思考,那么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写作帮助我们梳理思想,不断地返回自身,认同自身,否定自身,完善自身,升华自身。

 

其实,读书的方法再多,手段再高明,都有一个前提:先读起来。